葛萊美獎古典榜 指揮尼爾森斯大贏家
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尼爾森斯多次拿下葛萊美獎,成績出色。(環球唱片提供)
第61屆葛萊美獎今舉行頒獎典禮,古典榜中指揮家尼爾森斯,自2013年樂季執掌波士頓交響樂團以來,錄音演奏深獲好評,今年以蕭士塔高維契《第四與十一號交響曲》獲得最佳古典管絃樂演奏獎,表現亮麗,這也是尼爾森斯連續3次以蕭士塔高維契交響樂錄音拿下葛萊美,已成美國交響樂團代表。
樂評人傅慶良表示,尼爾森斯分別以蕭士塔高維契《第十號交響曲》獲得2016年最佳古典管絃樂演奏獎,2017年錄製蕭士塔高維契《第五與八、九號交響曲》獲得同一獎項,創下葛萊美獎在古典這獎項中以同一系列錄音,連續三次獲獎紀錄。
其他獎項還包括最佳歌劇錄音獎由麥可•克里斯帝指揮聖塔菲歌劇院管弦樂團演出的「貝茲:史提夫•賈伯斯的革命」獲得,傅慶良表示,相較於其他提名的傳統歌劇,包括理查•史特勞斯的「玫瑰騎士」與威爾第的「弄臣」,現代作曲者結合時勢潮流的作品,更容易受到評審注意。
類似情形在最佳室內樂獎部份也由克羅諾斯四重奏錄製的「蘿瑞•安德森:着陸(Landfall)」也可以印證。蘿瑞‧安德森是美國當前最具指標意義的前衛藝術家。她的作品包括音樂、視覺藝術、詩歌、電影與攝影,30多年來,她在全球許多小型藝術空間、大型音樂廳發表自己的作品,並且與《沉默的羔羊》導演強納森‧德米、英國環境音樂大師布萊恩‧伊諾、美國編舞家比爾提瓊斯等人合作,2017年與臺灣藝術家黃心健合作的VR作品《沙中的房間》,獲得第七十四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。
《登陸》是美國前衛藝術家蘿瑞‧安德森與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首次合作的專輯。2012年10月,珊迪颶風造成美國,尤其是紐約百年以來最大的重災,這次災害經驗帶給蘿瑞‧安德森許多震撼,促成《登陸》專輯的誕生。專輯一開始由五把絃樂器展開序幕,接着在電子樂器以及絃樂器的搭配下,蘿瑞‧安德森娓娓道來在洪水中浮沉的鋼琴、失蹤的動物等故事。傅慶良表示,與北美直接相關的作品,對於葛萊美獎來說更能突顯實質地緣意義。
最佳獨奏獎則由加拿大小提琴家詹姆斯•依恩(JamesEhnes)以「柯尼斯:小提琴協奏曲」專輯2度掄元,上一次他是在2007年以「巴伯/康果爾德:小提琴協奏曲」首度贏得大獎。伊恩從1995年首張個人專輯以帕格尼尼《24首隨想曲》得到好評,其中他還拿下9座加拿大朱諾獎,20多年間灌錄近張50張專輯,堪稱加拿大小提琴傳奇人物。